許多父母會認為,嬰兒時期的孩子沒有能力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所以先學好母語最重要,等到上了幼兒園或小學三年級,再讓孩子學習第二語言。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學習第二語言其實隱藏很多好處。
學習第二語言的孩子長大後會成為解決問題的專家和富有創造力的思想家。他們的大腦從小就不斷進行鍛煉,因為他們試圖理清該說哪種語言以及何時說。研究發現,除了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外,雙語兒童還更擅長計劃、參與和處理多重任務。
而學習語言也有一個「關鍵時期」。根據研究,語言學習關鍵時期是從孩子出生到七歲。孩子年齡越小,他們學習語言的能力越強。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能力也會逐漸減弱。

讓孩子盡早學習第二語言,除了語言吸收能力較青少年或成年人強之外,我們也幫各位父母整理出以下6大學習第二語言的好處:
強化大腦認知能力
來自各大研究顯示,學習第二種語言可以改善大腦的深層認知能力。這意味著雙語孩子更擅長:
- 規劃
- 解決問題
- 專注
- 處理多重任務
在2004年,心理學家Ellen Bialystok和Michelle Martin-Rhee測試了雙語和單語學齡前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要求所有兒童在電腦螢幕上的兩個數字箱中對藍色圓圈和紅色正方形進行分類-一個標有藍色正方形,另一個標有紅色圓圈。

首先,要求他們按照顏色對形狀進行排序,將藍色形狀放入藍色容器中,將紅色形狀放入紅色容器中。兩個孩子都表現良好。
然後,要求學齡前兒童按形狀排序,將藍色圓圈放在紅色圓圈中,紅色正方形放在藍色圓圈中。這項工作需要更多的注意力,因為孩子們不得不將形狀放在顏色衝突的垃圾箱中。而雙語兒童更快地完成任務。
獲得較優秀的成績
從小接觸第二外語的孩子在考試中獲得較優秀的成績。
根據路易斯安那州的一項全州研究,參加公立學校30分鍾小學外語課程的三年級,四年級和五年級學生在1985年基本技能語言藝術測試中的得分明顯高於未學習第二外語的學生。此外,到五年級,語言學生的數學成績也高於未學習外語的學生。兩組的種族,性別和年級均相匹配,並且兩組學生的學業水平均根據其先前的基本技能測試結果進行了估算,並在統計學上相等。分析結果表明,低年級的外語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英語語言技能,並進而擴展數學技能。
閱讀更多有關學習第二語言對學習成績的影響的研究
培養創新思維
創造性地提高學習能力是早期學習第二語言的另一個好處。各種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最常用的創造力測試之一是由埃利斯·保羅·托倫斯(Ellis Paul Torrance)於1962年創建的創造力托倫斯測試(TTCT)。這些測試旨在衡量發散性思維或非常規思維的創造性思維。他們從四個方面衡量參與者的分歧思維:流暢性,靈活性,獨創性和精心設計。
資料來源: 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king
發展擴散性思考
雙語兒童學會通過不同的視角看世界。因此,他們可以運用不同的觀點進行創造性思考。何謂「不同視角」? 我們學習的每種新語言在傳達意義方面都給我們帶來了新的障礙。例如,土耳其語和俄語對英語動詞“ to have”或“ to be”沒有等效項,這是兩個最常見的英語動詞。當雙語思維找到解決這些障礙的方法時,他們會進行密集的發散思維,即激發創造力的發散思維。
發音好聽
孩子的大腦就像海綿,旨在無意識地吸收新信息。因此在未成年之前學習語言的孩子比年長的學習者更有可能吸收類似母語的發音。此外,研究發現,孩子具有與生俱來的能力來掌握任何語言的規則-這種能力也將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消失。
增強大腦意識力
研究表明,即使在兒童中,與第二種語言的接觸也會在大腦中引起可見的反應。研究還發現,在某些情況下,孩子的大腦可以同時調用孩子正在學習的兩種語言。例如,一個以德語和西班牙語為母語的孩子在參觀動物園時能夠識別他們用兩種語言看到的動物的名字。
總而言之,可以說,所有雙語或多語兒童的大腦控製或控制中心都特別發達。
根據上述一連串的研究說明從小學習第二語言對孩子發展的好處,不只語言,還增強孩子腦部的發展。相信父母不用再擔心讓孩子太早學英文會造成孩子混淆,導致母語和第二語言都學不好,反而應該盡早讓孩子接觸第二語言,盡早讓孩子學美語。
更多教養資訊: 愛美語親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