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孩子情緒失控,對父母來說一直是一件棘手的問題,大多數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解決或處理孩子強烈的情緒。有些父母甚至以為把孩子關進小房間,讓孩子自己冷靜下來是最理性的方式,也避免了打罵或爭執。
大人有時都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更何況是孩子。很少有孩子能很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例如失望,恐懼,憤怒,傷害或沮喪。大人和孩子之間的差別在於,我們已經學會如何適當地面對自己的情緒,而孩子們還沒有學會如何掌握它。
為什麼我們應該教育孩子控制情緒?
如果我們都不必處理自己的情緒,那麼事情會容易許多,尤其是如果有人願意幫我們處理我們的情緒。但一旦我們對孩子這麼做,幫助孩子處理他的情緒,會讓孩子相信他們真的無法獨自認識及處理自己的情緒,需要其他人來幫助他們度過一切。
孩子的強烈反應自然會引發爸媽的恐懼、憤怒和不確定感,這也使父母感到不高興
孩子的爆發會使我們震驚,使我們不確定如何提供幫助。當然,這種無助在他們很小的時候我們試圖讓他們平靜下來,就沒有改變過了。 (即使父母盡力而為,您嘗試提供幫助或撫慰也可能事與願違,甚至使他們更加沮喪。)

是什麼引發孩子的憤怒情緒?
我們每個人都有特別敏感的領域,這些領域可能圍繞認同、不公正、獨立或自豪感。這些敏感點我們稱為「觸發點」,因為當一個點被拉動時,它會引起我們強烈的反應。當某人按下「按鈕」時(即使是無意間),我們通常會對那個人生氣。
有一位青少年(在此稱他為Willy),每當父母,老師或朋友告訴他該怎麼做時,都會觸發Willy的憤怒情緒。Willy對自己的獨立性具有強烈而敏感的反應。這使其成為他的按鈕之一,也使他生氣並與他人打架。
Willy沒意識到的是,如果他沒有那個按鈕,根本就不會被按下。例如,如果他不是因為被獨立這個議題以及對被告知該做哪些事情的敏感度過分觸發的話,那麼他就不會那麼生氣。
不知道這個議題會觸發他的情緒,並給予他人能夠觸發此情緒的按鈕。Willy不知道被告知該做什麼事,會引起他的憤怒,所以他繼續指責他人並試圖阻止他們。
我們大多數人都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按鈕。我們將精力花在那些有意或無意按下按鈕的人身上,而沒有意識到按鈕其是我們自己安裝的。
父母該怎麼做?
父母可以首先幫助孩子獲得自我意識。您可能會對您的孩子說:“我注意到當你認為某些不公平的事情時,你經常會感到憤怒,你知道嗎?”或者“當有人與你爭論時,我經常看到你生氣,好像你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這對你來說似乎是一個按鈕。”
當然,如果孩子對您的看法特別敏感,那麼給他們反饋可能也會是引起他們負面情緒的原因之一,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可以請您的配偶或另一位孩子信任的成年人進行對話。
另外,如果父母擁有自己的自我意識,將會對孩子有更大的幫助。請密切注意您自己的按鈕,並努力將其停用。這將幫助您管理自己的情緒,並減少對孩子的負面反應。
找到一開始按鈕被建立的原因,並且關注該原因
負面情緒如何生根?換句話說,這些「按鈕」是如何首先創建的?他們來自哪裡,我們如何學習更好地回應他們並幫助我們的孩子做同樣的事情?
觸發負面情緒的按鈕建立於兒童早期與父母和家人的相處方式。儘管情況可能已經改變並且不再有意義,但長大後的我們仍可能潛意識的做出回應,好像按鈕一被按下,就必須做出反應一樣。因此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可能會“使我們失望”,您的孩子也是如此。
- 你可以問自己
- 什麼情況下會激發孩子的憤怒情緒? 什麼情況會激發你的憤怒情緒?
- 孩子的觸發因素是什麼?那你的觸發因素又是什麼? 它們是相同的嗎?
確定孩子的觸發因素後,請告訴他您所看到的。然後您可以問他:“下次您如何做出不同反應?下次您認為某事不公平時,您如何做出適當的回應? 而不是衝破牆壁,大喊大叫或詛咒或破壞某事。 ”讓您的孩子想出一些應對方法。並試著要求他寫下下一次他可以做的事情的清單。
2. 相信孩子可以照顧好自己
要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的情緒。許多父母會加入進來並嘗試「解決」問題。看到孩子很難過,可能會讓父母感到無助和痛苦。但是,如果介入並設法為孩子解決,只會無意間的繼續這種情況。如果因為要讓孩子感覺好而過分移情,可能會給問題增加過多的負擔,並使其放大。然後,孩子會誤以為這件事比他想像的還要糟糕,只有媽媽或爸爸才能解決。
不要因為自己需要使孩子感覺好一點,而參與到孩子的情緒中。取而代之的是,思考:孩子有一種需要經歷的不適感。我們可以站在他的盒子旁邊,但不必進入。

不必通過與孩子一起處理所有事情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父母可能會同情,但無需對孩子說「哦,我可憐的孩子!」,如果你做出反應並關注孩子的每一種心情和感覺,那麼他就會閱讀並理解它。最好的表達方式是「我知道這很困難,你會感到失望和沮喪。花一些時間給自己。完成後,你可以重新加入我們。」
不要視情緒為不必要或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是「錯誤的」
有些父母很難應付孩子的情緒。他們可能會試圖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不對,說出諸如「你為什麼為此哭泣?太傻了!」或「這點小事不足以讓你發這麼大的脾氣」的指責話語。即使孩子的情緒對你來說很沒必要或反應過度,也要給他們尊重和空間來獨立處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先冷靜
如果父母可以在孩子處於困境中時先讓自己平靜下來並建立適當的應對榜樣,他們將學習如何應對。您可以成為一個聆聽者,但是如果父母自己都心煩意亂,更沒辦法幫助孩子學會讓自己冷靜。父母務必在反應前停頓一下。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應讓孩子克服煩惱,然後指導他完成需要做的事情。但千萬不要縱容他。
孩子的情緒是父母必須要了解的重要課題,理解孩子的各種情緒,帶領孩子一起了解引發情緒的原因,能讓孩子自然而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下一篇文章我們會教父母如何帶著孩子一起管理情緒,敬請期待!
更多親子教養文章:鼓勵教育vs.暴力教養